在日常的民事和刑事審判當中,對于案件情節和證據都會相應的做出一些鑒定來保證證據和情節的真實性。在鑒定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鑒證內容的真實性了。這也是原告,被告雙方和司法機構最應該重視和最關心的問題,所以在鑒定當中經常會出現回避的情況與案件相關的和利益相關的人員是必須要回避的,這符合我們心目當中司法公正的要求。
回避制度對于還原案件的真相如此的重要,那這個時候鑒定人員的回避到底是由誰來決定的呢?不同的情況下會不會有分別了。這是我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問題。
對于鑒定人員的回避,中國已經做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檢察院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員由以下情節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這里法條寫的非常清楚。相關人員應該自覺回避,如果沒有自覺回避的話,雙方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同時法院的院長,檢察長和公安局長是可以決定是否需要回避的決定權在于院長,檢察長和公安局長申請權在于本人和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那什么叫做利益相關者呢?有以下幾種情況是必須要回避的。第一,該人是這起案件的當事人或是當事人的近親屬,這種情況是必須要回避的。第二,這個人或者他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這種情況也不能夠參與案件的審判,必須要回避的。第三種情況是,已經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為了避免與案情有關的重復和已經固有的印象,是不允許再次參與本案的審判的。第四種情況是一個兜底的情況,與本案的當事人有其他的關系,有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時也是不允許參與審判,進行鑒定的。
所以如果出現了上述四種情況,屬于人員必須回避。上述人員回避,如果是屬于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事,由公 安機關的負責人進行決定如果是屬于檢察院工作人員的,則有檢察長來決定是否需要回避。
上述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出現了利益相關的情況的時候,本人應該自覺地向法院提請回避。如果沒有做到的話,雙方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是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的。需要回避的人屬于案件參與中的哪個部門就有哪個部門的負責人來進行決定,如果對于決定有異議的申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重新裁決或重新決定。
這就是有關訴訴中鑒定人的回避由誰決定的問題。這是保證我國司法公正很重要的步驟。清官難斷家務事。當然,清官也不可能是家里的人,在我國司法當中,任何與案件有關的利益相關者可能影響案件公正的都是不允許的,這是一項非常好的制度。
司法鑒定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最新司法鑒定人體重傷標準
鑒定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宅基證改名字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7醫療事故罪需要的證據
2021-03-08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