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不出庭作證情形有幾種
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要求
證人出庭作證,一般由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后做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
但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對于損害國家利益、涉及身份關系和程序性等事項需要調查的,也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三、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負擔
我國《民事訴訟法》對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負擔有明確的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由當事人先行墊付,最終由敗訴方承擔;
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
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主要包括: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差旅費用和補貼標準計算;誤工損失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
四、民事訴訟中做偽證的法律后果
證人做偽證的,除對作偽證的證人證言不予采納之外,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以何罪名追究刑事責任卻沒有明確規定。
我國《刑法》規定有偽證罪,但該罪適用于在刑事訴訟中做偽證的行為,而不適用民事訴訟中的偽證行為。
所以,民事訴訟中做偽證的,并沒有規定明確的罪名,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銜接還有待完善。
一般來說,只有那種無法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除此之外即使是當事人的近親屬,其實也是可以出庭作證,只不過鑒于他們之間的親屬關系,可能效力上面并不是那么的強,還需要有其他證據加以印證,從而形成了一個證據鏈之后,那么最終得到法院采信的可能性才會比較大。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證人出庭作證支出的費用由誰承擔
證人證言法律規定有哪些?對證人作證有什么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和轉正的區別
2021-02-28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