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民事訴訟中父母更是未成年人理所當然的法定代理人,但若父母未履行撫養未成年人的法定義務,未成年人又該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近日,永州市零陵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獨特的撫養費糾紛案件,判決小敏的父親每月支付小敏撫養費500元,并承擔小敏的教育費與醫療費。
小敏的父母在其9歲的時候離婚,離婚時父母約定由父親撫養小敏,并承擔小敏的一切撫養費用,此后小敏的父親外出工作,小敏便由家中祖母負責撫養,但自2014年10月份以來,在外工作的父親不再支付小敏的撫養費用,無力撫養的祖母無奈之下只能以小敏為原告,自己為原告法定代理人,小敏父親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追討撫養費。
法院審理后認為,父母對于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本案中,被告與原告母親離婚后,自愿承擔原告的撫養義務,現原告尚未年滿十八周歲,被告理應繼續給付原告撫養費。關于撫養費數額的問題。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生活費方面,根據原告的實際需要、被告的負擔能力及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法院酌定由被告每月支付原告生活費500元。教育費、醫療費方面,目前原告在永州市某中學就讀,必然將發生教育費用,該部分費用以實際發生為準由被告承擔。
【法官說法】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一般而言,未成年的父母應當作為法定代理人為其代理民事活動,但在本案中,小敏的父親應當履行撫養小敏的法定義務,但其怠于履行,小敏為維護自身權益起訴至法院,小敏的父親作為被告顯然不能再作為小敏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對于這種情況,《民法通則》第十六條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可以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本案中,小敏的父親拒絕支付撫養費,小敏的祖母基于特定的身份關系,又是目前實際撫養小敏的人,因此其作為小敏的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也是出于對原、被告雙方利益的平衡,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管轄小結
2021-02-28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什么是老賴
2021-01-09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