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不出庭作證的法定情形包括哪些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具備法定情形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證人出庭作證是原則,不出庭是例外,要有法定不出庭理由?,F實中是不出庭為原則,出庭為例外。有書面證詞是可以的。但一方要求對方證人出庭時(附條件)對方證人不出庭的話,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
二、證人的義務
1、按照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
我們發現民事案件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情形,與刑事案件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情形,其實二者時間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在民事案件中,如果證人本身是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那么也是不能作為證人。而一般證人出庭作證是屬于原則,但不出庭則是例外情形。
涉嫌妨害作證批捕可以嗎?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怎么辦?
妨害作證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僅一方簽署是否構成要約
2020-12-16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該找什么部門辦證及內容
2020-11-23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