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到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如何證明
1、證人與當事人的關系。根據《證據規定》,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2、證人的認知、記憶、表達能力。證人所作證言,必須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態相符,不能表達意志,神志不清的人不能作證人。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3、證人證言的提供方式。若證言是在法庭上提供,且經過原被告或控辯雙方的質證,證人的資格、能力,證言的真實性、相關性和合法性由于經歷過雙方唇槍舌劍的洗禮,證人證言的可信性會非常高。相反,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不得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證言與其他證據相比具有一定的主觀因素,證言真實性的程度易受證人主觀意識的干擾。因此,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盡量排除證人作證的主觀臆斷、猜測或者推斷,在作證時也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證人是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
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
(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
(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第六十九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此類問題的處理需要自己多加注意程序上的要求,如果自己的操作存在問題吧,那么后果就會比較嚴重,不過在具體的問題處理上,有關部門的介入才是關鍵,畢竟自己的問題處理需要司法部門的裁定,因為涉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權威,一般不會出現誤判的情況。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民事訴訟被告證人可以不出庭嗎?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5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