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訴證人出庭作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二、作證的形式有哪些?
1、書面證言或視聽資料或雙向視聽傳播技術手段 《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6條對“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了具體規定,是指
(1)、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2)、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
(3)、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
(4)、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
(5)、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以上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2、出庭作證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涉及證人出庭作證具體操作程序的規定有3條(分別是第54條第一、二款,第55條,第58條)。具體程序是:
(1)、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2)、人民法院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訴中如果遇到有證人的那么完全是可以請證人出庭為自己做證,但對于證人的要求也是要符合條件,對于頭腦不清楚不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人是不能作為證人的,所以,在確定做證時也要需要得到執法人員的同意才可以處理。
刑事證人證言的效力怎樣的
民事訴訟被告證人可以不出庭嗎?
刑事訴訟法保證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空白的安置補償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11商鋪門面房拆遷:我能得到條件相近的安置房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