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出庭作證需要什么時候申請
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并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準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
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后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是怎樣的
出庭作證并接受法官和當事人的直接詢問,是證人的義務。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是,作為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提供書面證言、使用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所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前面已經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訴證據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因此,證人僅在具有正當理由并經法院許可時,才能免予出庭作證。對于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民訴證據規定》明確規定其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證據佐證才能證明案件的事實。
目前,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遺囑見證人死亡,遺囑還有效么
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保證人如何行使對債務人的追償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書下來多久做工傷鑒定
2021-01-04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被侵犯后應怎么尋求救濟
2020-12-20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