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認定騙婚
騙婚實際上是詐騙罪的一種,即借結婚名義以騙去對方一定數額的財物的行為。
實踐中判斷是否是騙婚,首先應該從雙方是否結婚,其次要看對方是否騙了一定數額的財物。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定騙婚:
1.時間上,借結婚騙取錢財的主觀故意發生在結婚之前。
2.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
3.騙取的錢財歸屬上,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二、遭遇騙婚,可以主張返還彩禮。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三、用民法規定處理騙婚糾紛的合理性
那么要通過怎樣的法律制度才能公正處理騙婚糾紛呢?法律具有評價的功能,同時法律也是評價的標準。這就意味著,當采用不同評價標準的法律來評價同一行為時,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有關婚姻方面的權利是自然人民事權利的一部分,而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民事行為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為無效民事行為。在騙婚案件中,欺騙者的行為是以與被騙人結婚的合法形式掩蓋騙取后者財產的非法目的的行為。依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的規定,該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而締結的婚姻應為無效婚姻。做出這樣的結論,與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無效婚姻并不矛盾。婚姻法第十條規定的無效婚姻情形,之所以成為無效婚姻,是因為這些情形下的婚姻違反了婚姻法第三條、第六條、第七條中關于禁止重婚、法定婚齡、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不應結婚的疾病等強行性法律規定,而婚姻法的這些規定是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中關于民事行為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為無效民事行為的規定在婚姻法中的具體化。同時,婚姻法的這些規定并不排斥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中關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的規定在婚姻法中的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