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代撫養較之父母撫養,更易養成孩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老人的心都比較慈、比較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祖輩撫養,祖輩們更是備加關愛,真可謂“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著孩子,遷就孩子,為孩子辯解。而在這種溺愛、袒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極易形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這實際上給孩子培植下了誘發心理問題的病灶,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2、隔代撫養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產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和關系。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將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無法取代父母之愛的。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母之愛,極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導致產生諸如心理和行為障礙、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等問題。
另外,隔代撫養也會影響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有時甚至是一輩子的。筆者的一位老師,因覺得上海的教育條件較好,就將孩子送到在上海的父母家,一直到孩子14歲時,才接回到身邊。可孩子回來后,與父母好像是陌路人似的。開始孩子的父母以為與孩子還處于磨合期,就想盡一切方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然而四五年過去了,他們與孩子的關系仍處在開始的狀態,令他們后悔不迭,痛苦不已。
3、隔代撫養最嚴重的危害在于這種撫養方式極可能導致小孩心理變異,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和疾病。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隔代撫養一般會導致以下幾種心理問題和疾病。
首先,孩子長期處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第二,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使孩子缺乏應有的活力和活潑,不利于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使孩子長大后,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怪異的心理和行為、人格的偏離、暴力傾向加劇等等。
第四,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所以筆者建議廣大家長,不管你們有多重要的事、多么忙,都應自己親自撫養孩子,將孩子放在自己家里養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找律師寫個協議多少錢
2021-02-24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