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隨母姓男方是否可以不支付撫養費
王某與宋某因性格不合,2007年經法院調解離婚,離婚時婚生子宋某某(后改名為王某某)5歲。離婚后孩子由王某撫養,宋某每月支付300元的生活費。
隨著宋某某上小學,開銷也在逐漸增加,王某感覺宋某支付的每月300元的撫養費已經無法滿足宋某某的日常生活消費需求,王某在2010年曾向宋某提出增加撫養費的請求,被宋某拒絕。王某氣憤之余,與宋某達成了將婚生子宋某某改隨王姓,王某以后再不向宋某主張撫養費的口頭協議,宋某亦配合王某辦理了更改姓氏的相關手續。
但隨著物價的上漲及孩子上學所需費用的進一步增加,王某已無力一人承擔撫養費。所以,2012年王某以王某某的名義將宋某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宋某每月支付撫養費1000元。
孩子改隨母姓父親照付撫養費
接到訴狀,宋某則認為,孩子就應當隨父姓,這樣他才有義務支付孩子撫養費,而且他已與王某達成了協議,孩子改隨母姓后,他不應該再支付撫養費。
那么,宋某到底應不應該給付撫養費呢?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養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變更隨父或繼母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所以,離婚夫妻在給孩子改姓時需要進行必要的協商,擅自將孩子改姓的做法顯然不妥,但另一方也不能以此為由拒絕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的相關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一
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所以,撫養、教育孩子是法律賦予父母的權利和義務,父母不能以任何借口不承擔撫養孩子的義務。
因此,王某有權要求宋某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姓名只不過是一個符號,無論孩子姓什么,父母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是誰也不能改變的。
最后,王某與宋某達成了調解協議,宋某每月支付撫養費60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進行計算
2021-03-25公房拆遷職工如何安置
2021-03-01公房拆遷有幾種補償方式
2021-03-17現在村里流行的“以租代征”,有什么危害
2021-03-23政府征地怎么補償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