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嚇他人立案標準是什么?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恐嚇是以加害他人權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項威脅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在許多國家是一項刑事犯罪,無論有無向對方動粗,無論是否行使暴力行動,即使只是語言上威脅受害者(對方),有死亡威脅或傷害當事人或其家族、公司、財產權等。包括死亡威脅、詐彈威脅、以自殺做威脅等。若意圖以此方式來獲取他人財物或利益而實行者,稱為"恐嚇取財"。情節惡劣的判斷,必須以法益受侵害或者受威脅的程度為中心。對于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造成他人輕微傷、輕傷結果或者導致他人自殺的,使用兇器追逐、攔截他人的,多次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的,追逐、攔截殘疾人、兒童等弱勢群體的,應當認定為情節惡劣。
二、尋釁滋事罪的認定要考慮幾方面的內容?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綜上所述,人們之間發生沖突,恐嚇是不可取的,即使是口頭恐嚇,情節十分惡劣,也可能構成犯罪,受害人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符合立案標準的,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罪的案由立案。經過縝密偵查,犯罪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檢察院向法院起訴。
對短信恐嚇罪會怎么處罰
恐嚇罪判幾年,如何處罰?
恐嚇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調車不開空調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不足額保險
2020-12-14土地出讓算土地使用權嗎
2021-01-04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