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屬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圍的有哪些
(1)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2)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愿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4)對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5)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6)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7)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二、解決民事爭議的四種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民事主體間發生矛盾和糾紛有四種解決途徑:
第一,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第二,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第三,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并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第四,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上述四種解決糾紛的途徑中,仲裁和訴訟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協商、調解則不具有,因而當事人對協商和調解達成的協議可以反悔。
當然,究意采用何種途徑去解決一個具體的民事糾紛完全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
對民事糾紛的處理主要的途徑,包括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而無論如何就民事糾紛來講,并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問題,因此當事人也就不會坐牢。不過也要注意,對于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若是當事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的話,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受理時間是多長時間?
不屬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圍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仲裁要交多少費用
2021-01-12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