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立案條件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
(一)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巳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在執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或者抗拒執行,致使執行工作無法依進行的;
(四)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圍困、扣押、毆打執行人員,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五)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造成嚴重后果的;
(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何認定
1、本罪與妨害公務罪的界限
首先,妨害公務罪指向的對象是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而本罪指向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其次,妨害公務罪的方法必須是用暴力、威脅的方法,而構成本罪不要求用這種方法。但是,往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往往表現為司法工作人員到現場強制執行判決、裁定時
(如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強制搬遷時),當事人用對執行人員實施暴力的方法阻礙執行,這既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又具有妨害公務的特征,通常認為,對執行人員使用暴力,目的是阻礙執行判決、裁定,因此,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更為恰當。
2、本罪與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的界限
當事人以暴力阻止司法工作人員執行判決、裁定,其暴力程度應以造成輕傷害為限度,如果行為人在抗拒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將執行人員或協助執行人員打成重傷甚至殺害的,則應按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按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處理。
拒不執行判決裁決構成犯罪,這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實踐中執行難的問題,對于當事人的權益保障最后一步就是對判決的執行,只有實際執行之后,才能夠真正的保護到當事人的權益。
離婚拒不執行補償怎么辦?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行
2021-02-02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招商引資時修建的廠房,被當做大棚房,沒有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