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案件是否需要立案?
行政案件并不一定需要立案,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規定》將行政案件分為:現場處罰案件和立案查處案件。
前者不立案,直接處理:違法事實清楚、情節簡單,違反質量、標準化、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適用現場處罰案件工作程序。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對行政案件進行調查時,應當合法、及時、客觀、全面地收集、調取證據材料,并予以審查、核實。第五十一條規定,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時,應當防止泄露工作秘密。
二、行政案件立案審查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結合《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行政案件立案審查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原告主體資格的審查
原告限定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原告僅僅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害了其合法權益,就其主觀方面而言,確認了原告所享有的訴權,至于在客觀上其合法權益是否確實受到侵害則屬于案件的實體審查。因此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違法,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并不影響原告資格的取得和原告的起訴。
(二)被告主體資格的審查
明確的被告作為立案標準之一卻易在實踐中與適格的被告相混淆,要求被告適格無疑抬高了行政案件的立案門檻,影響當事人行使訴權。明確的被告是指被告是具體的、清楚的、指向性明確的,立案審查對被告的要求僅止于此。
(三)訴訟請求及事實根據的審查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是“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訴訟請求并不等同于要求,其表述必須符合一些條件:
1.原告提出的請求與被告的法律責任必須相對應。如果被告并不具有相應義務,原告卻要求被告因不存在的義務而去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勢必會造成法律關系的混亂。
2.訴訟請求應當符合法律邏輯。
現場處罰案件和立案查處案件是常見的行政類型案件處理方式,對于前者并不需要公安機關立案就可以處理。任何立案查處類型的行政案件,與刑事案件一樣,必須要滿足既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公安機關職員才會做出立案的決定。
商標宣告無效行政案件由哪個部門受理?
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