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度,但是在兩審之外其實還有可能出現再審的情況,一般要求是確實存在錯誤判決、裁定的時候,才可以申請再審,然后啟動審判監督程序。而除此之外,民事案件中也是可以進行申訴的,申訴的期限與再審的期限不一樣,那么民事案件的申訴期限是多久呢?下文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民事案件的申訴期限是裁判文書生效后6個月之內。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根據法律規定,一審民事訴訟程序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起訴和受理、審理前的準備、開庭審理、裁判。每個階段又由于情形不同而規定了不同的合理期間。這些規定是判斷法官執法過程是否合理的依據。期間的規定包括以下幾種:
(1) 法院收到起訴狀后,認為符合條件的,7日內立案;認為不符合條件的,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2) 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
(3) 法院收到答辯狀起5日內將副本發送原告;
(4) 法院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后,3日內告知當事人;
(5) 開庭3日前通知各方當事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
(6) 當庭宣判的,10日內發送判決書。
根據案件的復雜程度,審理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簡易程序適用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案件,其余則適用普通程序。以上列舉的是普通程序的期間規定,簡易程序則不受第(4)、(5)項的限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報上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我國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
對一審裁判不服的,允許當事人上訴。對裁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定書的第2日起10內提起上訴;對判決不服的,在接到判決書的第2日起15日內提起上訴。
提起申訴的期限要比申請再審的期限短一些,一般要求在裁判文書生效之后的6個月內就要提出申訴,如果是申請再生的話,則在裁判文書生效之后的兩年內申請都是可以的。所以民事案件的申訴期限就是六個月,起算時間為裁判文書發生法律效力開始。
申訴狀與上訴狀的區別有哪些
醫療事故怎么申訴,有哪些程序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投訴網站侵權行為
2020-12-30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