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發生了交通事故之后,如果當事人雙方對于賠償和責任認定等等這一些方面的問題處理上面存在著糾紛的話,比較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向法院進行起訴,在法院在受理了這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之后就會對于這案件進行開庭審理,當事人雙方都要參加開庭審理。那么一般來說,法院在處理交通事故會開庭幾次呢?
類似于交通事故這一類型的民事訴訟,沒法院并沒有規定具體的要開庭幾次,一般來說開庭一兩次雙方就可以協調進行解決或法院進行判決。
那么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法院開庭相關的當事人可以不去嗎?
如果開車的司機是這起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應該是要到庭的,如果這個司機有緊急的事情無法到庭的,也可以自行委托代理人到庭參與這起交通事故的訴訟。在當事人自己沒有到庭,也沒有任何代理人代他出席的的情況下,法院可以進行相關的缺席判決。在這個判決書被宣布生效了之后,如果應該進行賠付的當事人沒有按照相關的判決數額進行支付,那么被賠付那一方的當事人可以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判決。下面是開庭的一個審理程序。
1、在開庭的三天之前通知需要參與訴訟的雙方當事人。
2、在開庭審理之前核對這一次訟訴的參與人,宣布相關的法庭紀律,告知雙方當事人他們所具有的相關的訟訴權利與義務,詢問雙方當事人是否要提出回避申請。
3、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自己起訴的請求和起訴理由。
(2)相關的當事人出示證據
(3)宣讀關于這次事故的鑒定結論
(4)宣讀交通事故現場的勘驗筆錄。
(5)當事人雙方可以在法庭上面展示出自己所用有的所有證據。
(6)質證雙方當事人就相關的賠償爭議以及雙方所得供的證據應該是可以互相質證的。
4、法庭辯論
首先是原告進行發言,被告進行答辯,然后第三人開始發言及答辯,之后就是互相答辯。
5、在法庭雙方的辯論終結了之后,雙方當事人對于相關的爭議內容核實清楚了之后由法庭進行調查,在調查結束之后,應該依照我國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作出判決。
6、法庭對于當事人雙方的爭議可以調解的應該盡可能的進行調解,無法進行調解的應該及時進行判決,按照正常的程序審判應該可以在從立案那天起到之后的6個月時間里面審結。如果這案件存在著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延長的,應該在本院的院長批準了之后,往后延長6個月;如果還在進行需要延長的,需要上報給上一級的人民法院進行批準。
根據上面所說的,一般來說交通事故哦的訴訟案件,一審或者是二審就可以完成判決或者是完成調解。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最好是可以自己出庭,以便于可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交通事故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交通事故訴訟審理時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上有簽字按手印就具有法律效力了嗎
2021-01-22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如何認定未履行贍養義務
2021-03-02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