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的民事被告答辯狀怎么寫
1、標題。標題寫明“刑事(或民事)答辯狀”,“刑事(或民事)被上訴答辯狀”。前者為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后者為上訴案件答辯狀。
2、答辯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欄目,直接列寫答辯人的基本情況。
被告人是公民的,就列寫答辯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和住址。有代理人的,挨著另起一行列寫代理人,并標明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還是委托代理人,并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和住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還要寫明他與答辯人的關系。如委托律師代理,只寫明其姓名和職務。
被告人是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法人)的,先列寫答辯人及其單位全稱和所在地。另起一行列寫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職務。再另起一行,列寫委托代理人及其姓名、職務。
對方當事人的情況不用單獨列寫,可在下面的答辯理由說明起訴人和上訴人是誰,起訴或上訴的案由是什么。
3、寫明答辯事由。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和上訴案件答辯狀其事由的寫法不同?,F分別說明如下:第一審案件答辯人是被告人,答辯事由的具體行文為:“因××(案由)一案,現提出答辯如下:”。上訴案件答辯狀的答辯人是被上訴人,答辯狀具體行文為:“上訴人×××(姓名)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事判決(或裁定),提起上訴,現提出答辯如下:”
二、民事答辯狀在什么情況下提出?
民事答辯狀在兩種情況下提出:
1、原告向第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后,被告就訴狀(起訴狀)提出答辯狀。
2、案件經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終結后,一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上訴狀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和上訴人的上訴狀以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間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被上訴人,被告或被上訴人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狀。
民事案件在原告上訴期間和判決過后對判決不服的,都可以上交案件的答辯狀,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在接到案件的訴訟書時,符合立案標準的,應對案件進行審查,并通知案件的被告人員,出庭辯護辦理案件的答辯。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是怎樣的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