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因此,當夫妻一方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另一方是其法定的第一順序的監護人,在沒有經過法定變更的情形,其他人不具有直接的監護權。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房屋裝修延期責任如何界定
2020-12-22債權被擔保有哪些數額和種類
2021-03-22行政機關可以處理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行為嗎
2021-02-13刑事犯罪中的罰金一定要交嗎
2020-11-10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拆遷安置房有哪幾種類型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