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失職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沒有對危險的認知能力和預防能力,監護人在明知存在危險或可能存在危險的情況下,應當謹慎、全面地加強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看管,盡最大努力避免侵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的事情發生,若未盡到監護責任,應當按照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監護失當行為的民事責任
自然人或法人因違反法律或合同規定的民事義務,從而侵害了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權利時,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法定監護義務,侵害被監護人的財產或人身權利,亦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我國公民或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以上各種民事責任形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監護人的監護失當行為侵害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權利,承擔民事責任時適用上述民事責任形式,并視案件具體情況而定。同時不論監護行為失當到何種程度,監護人都應繼續承擔未成年人的撫養費和因監護侵害行為產生的各項費用。另人民法院在審理因監護失當行為而引發的相關民事案件中,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對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責令立即改正,并可依照法律規定予以罰款、拘留。
在監護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情況下,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有效途徑是提起民事訴訟。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具備獨立的原告資格,在其法定代理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時,可由未成年人的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民政部門及其設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共青團、婦聯、關工委、學校等團體和單位作為未成年人的臨時監護人,或者代未成年人聯系相關法律援助機構,委托代理人提起民事訴訟。
此外,監護失當還可能承擔監護權被變更、撤銷的責任,對此《未成年人保護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出臺的《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都作了相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