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監護人特別程序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
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
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如收養對子女的健康成長并無不利,又辦了合法收養手續的,認定收養關系成立;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不得以收養未經其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被監護對象如受到不當的對待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具體的可以咨詢相關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1-21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沒有建房手續一定是違建嗎收到期限拆遷通知書后該做哪些事
2021-02-16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