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監護人的年齡有限制嗎
被監護人如果沒有智力缺陷等特殊情況的,被監護年齡是到18歲。
被監護人是指中國法律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在侵權訴訟中,被監護人侵權訴訟是其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特殊之處在于不法加害行為的主體雖是被監護人,但其侵權行為的賠償責任卻一般由監護人承擔。在這類侵權訴訟中,監護人的訴訟地位如何界定。中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也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應將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一起列為侵權訴訟的被告;另一種觀點認為,僅列不法加害行為的實施者即被監護人為被告,而監護人則以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從訴訟結果來看,以上的兩種觀點在判決結果上似乎區別不大,因為一旦法院認定侵權事實成立,都會判令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然而,這樣的“殊途同歸”并不能掩蓋這兩種觀點之間的矛盾。
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侵害他人民事權利的,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沒有責任能力,法律將他們的侵權責任轉移到其監護人身上,使得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侵權案件的侵權主體與責任主體相分離。本來,誰侵權誰承擔責任,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一般不能進行獨立的勞動創造,自有財產很少,甚至是空白,不具有承擔責任的能力,由其承擔責任,只能是一種理想。所以,法律規定了監護人的替代責任制度,即監護人代替被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對于監護人履行了監護職責的,法律規定減輕監護人的責任,意味著法律對監護人的監護行為本身不作出否定性評價,但比較受害人的受損利益和監護人的受損利益,法律認為,保護受害人的受損利益比保護監護人的受損利益更有價值,一是有利于督促監護人積極履行監護職責,最大可能地減少被監護人侵權行為的發生;二是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具有倫理上的利益,監護人承擔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帶來的不利較受害人承擔被監護人侵權行為帶來的不利更加公平。所以,對于減輕后的民事責任仍然由監護人承擔。既然是監護人承擔責任,受害人起訴時,就應以監護人為被告,而以被監護人為被告混淆了侵權主體與責任主體,構成被告主體的不適格。
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侵權案件中,權利人因遭受侵害而求償,主張的是要求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是一種給付之訴,不是確認之訴,而承擔給付的人是監護人而不是被監護人,原告起訴的對象應該是監護人,起訴被監護人只能是為了確認其侵權事實的成立。在請求監護人賠償過程中,被監護人的侵權事實是其主張權利的事實根據,被監護人與監護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是其主張權利的理由。
綜上,在監護人擔責案件中,監護人應當成為被告,侵權的被監護人不應成為被告,可以作為證人參與訴訟,除非原告起訴確認侵權事實。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為被告并判令承擔責任,是適用法律上的錯誤,違反了實體規范;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為被告,卻判令其法定代理人承擔責任,違反了不告不理的程序法規定。所以,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侵權賠償案件,受害人應直接起訴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由其作被告并由法院判令其承擔責任。對于原告以被監護人為被告卻主張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案件,人民法院應進行必要釋明,由原告依法變更,原告堅持不改的,則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了協議有效嗎
2020-12-11拆遷協議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2020-12-31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