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沈某某與其母王某某結婚,并于2000年生育兒子沈某某甲,2002年,沈某某因礦難死亡,經沈某某之母與王某某協商,雙方簽訂了“關于沈某某亡后事故處理協議書”,協議約定,將賠償款中的14168.14元歸沈某某甲所有,并將該款存入銀行,存單由其母保管。后王某某改嫁。自2007年,沈某某甲隨其祖母李某某(現已77歲)生活至今。期間,沈某某甲患肺炎、肺積水等疾病急需治療,遂向其母王某某要求歸還存單取出存款用以治病,其母以其未滿十八歲為由拒絕返還存單,李某某遂向法院起訴要求王某某返還存單。
【分歧】
對本案的處理存在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觀點認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0條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李某某作為沈某某甲的祖母有權作為原告起訴王某某,因王某某不履行監護職責,法院應責令王某某返還存單給原告李某某。
第二種觀點認為,李某某某某作為沈某某甲的祖母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0條的規定,有權起訴王某某某某,這一點沒有異議。但應追加沈某某甲為第三人,法院應依法判令王某某某某返還存單給第三人沈某某甲。
【審理】
考慮到該案原被告親情、血緣關系的特殊性,考慮到案件處理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法院動員了被告親屬、所在村居等多方力量參入,共同化解矛盾,最終使原、被告雙方冰釋前嫌,調解結案,被告將存單返還給原告,取得了理想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但由此而引發的法律思考卻遠沒有停止。
【評析】
一、能否將沈某某甲列為第三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第三人分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兩種,就本案來說,沈某某甲顯然不符合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條件,因為對于沈某某甲來說,其請求權和原告李某某某某的訴求是一致的。
從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角度來講,沈某某甲才是真正的利害關系人,只是因為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才只能依法由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來代其行使訴訟權利,其因此,把沈某某甲認定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也不合法理。
二、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未成年人訴權應如何行使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0條做了程序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按照本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可以作為原告,但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四個立案條件相矛盾,因為作為原告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只是基于法律規定代為行使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并非“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同時,因為是基于法律規定代行訴訟權利,所以,其訴訟請求,應該也是將求得的合法權益歸未成年人所有,而按現行法律規定,未成年人在這種案件中又沒有訴訟主體資格,因此,法院如果判決合法權益歸一個沒有訴訟主體資格的案外人所有,不符合訴訟的基本目的;如果作為原告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請求將權益歸原告所有,那么,在未經法定程序變更監護人的情形下,擅自將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予以處置,也明顯與法理不符。在此情況下,如何處理未成年人的訴權就成為一個兩難的問題。
三、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如何撤銷、變更監護關系,如何保證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0條規定:“……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上述規定盡管對于撤銷或變更監護關系作出了規定,但是在民事訴訟法關于特別程序的規定中并無撤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程序性規定,僅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8條作了規定:“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審理,認為指定并無不當的,裁定駁回起訴;指定不當的,判決撤銷指定,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這條規定也僅是因對指定監護不服提起的訴訟所做的原則性規定,并非是對于變更監護關系的程序性規定,而程序是實體審理的前提,正是由于法律對于程序性規定的缺失,使得在審判實務中如何進行程序性操作,就變得非常困難。
在缺乏程序性規定的同時,由于法律實體規定的缺失及各種因素的影響,要使得撤銷、變更監護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異常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規定的“不履行監護職責”如何界定缺乏明確的證據標準,是家長或其他親屬等監護人因經濟上、身體上、家庭結構等方面的欠缺導致無力監護,還是監護人不負責任導致有能力而不履行監護之責?對特殊人群是否需要特別規定?等等。
(2)由于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倫理觀念的影響,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私產”,外人無權干預,即便未成年人遭到監護人虐待,大多數人也是本著“這是人家私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點來對待,背后指責者多,當面干預者少。
(3)行使撤銷權的主體如何界定?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三條均規定了“有關人員或有關單位”有權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銷權,但這個“有關”的范圍有多大,具體包括哪些人或單位?均無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就導致了在司法實踐中具有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有關人員”、“有關部門”形同于“沒有人員”、“沒有部門”。
(4)不合格父母等監護人的資格被撤銷后,誰來承擔監護責任,為監護制度“兜底”?這是一個現實的難題。在我國,社會福利事業還相對滯后,剝奪監護權之后很難找到能擔負監護職責的機構,未成年人的教育、醫療等基本權益都無法保障,這一短板直接影響了監護制度的有效實施。在審判實踐中,經常遇到有監護能力的人不盡監護義務,而無監護能力的人雖對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的行為提出異議,但卻無力承擔監護責任。像本案中的未成年人沈某某甲,其母親未能盡到監護職責,無兄弟姐妹、祖父、外祖父母均已死亡,只能隨其奶奶生活,其奶奶年事已高(77歲),已無勞動能力,自身生活已很困難,雖對沈某某甲之母不盡監護職責的行為提出異議,但卻無力承擔監護職責,如果不是通過法院的工作,母子冰釋前嫌,沈某某甲的監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特別是在現行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失去父母,無兄弟姐妹,祖父母無能力撫養,未成年人監護職責不能得到根本的落實與保證,將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沉重的話題。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8條對指定監護做了粗線條的程序性的法律規定,按該規定:“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審理,認為指定并無不當的,裁定駁回起訴;……”。這明顯是一條有悖常理的規定,試想,如果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而提起訴訟,即使人民法院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條的規定進行了審理,認為指定并無不當,裁定駁回起訴,又如何能保證一個內心不愿意承擔義務的人能盡心盡職的盡到監護之責呢?
四、完善未成年人監護制度的設想
《聯合國保護兒童權利公約》第3條規定:“關于兒童的一切行動,不論是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構執行,均應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一種首要考慮”。基于以上規定,如何保證兒童的最大利益所在是我們所要思考并努力的。
(一)在監護糾紛案件中賦予未成年人獨立訴權或規定訴訟監護人制度
針對未成年人與其監護人(法定代理人)之間發生糾紛的現實情況,建議今后再對民事訴訟法修訂時,對于未成年人與其監護人之間發生糾紛的案件,如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的,未成年人要求監護人履行撫養義務、變更監護關系或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案件,應當賦予未成年人獨立訴權。
在民事訴訟法未修訂之前,建議借鑒美國、法國等國家的經驗,規定訴訟監護人制度,當法院發現監護人懈怠履行職責或監護人與未成年人利益沖突的,指定有關單位和人員擔任監護人,使得這類案件成為帶有公益訴訟性質的私益訴訟,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考慮到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及對未成年人權益的最大保護,由檢察院或法律援助機構擔任訴訟監護人最為合適。2013年7月23日,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全國首例被監護人狀告監護人案(崔*琪狀告其父)已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與探討。
(二)規定民政部門在未成年人監護方面承擔“兜底”責任
進一步明確民政部門在未成年人監護方面的職責,將監護對象從流浪未成年人擴大到整個困境未成年人,為處于監護缺失或監護適當困境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性指導、補充性監護干預、替代性照料撫育等社會保護服務。
五、未成年人監護制度前景展望
如今,屢屢出現的虐童事件以及從中暴露的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前不久,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中國法學會共同在北京舉行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制保障研討會”,未成年人監護制度備受關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記員是否屬于司法行政人員
2020-11-28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程序的步驟
2021-03-20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