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中,大學生犯罪有增長趨勢,而且大學生犯罪向多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一些所謂的“學習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些現象的出現決非偶然。
法律咨詢:
您好,監護人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工作中有什么責任?
律師解答: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要參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與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人民團體和有關社會組織不同的是,監護人參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與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每一個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優劣,都攸關父母心血與期望,攸關全家乃至親朋的幸福與安寧。在這種內在動力的驅動下,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品行的培養也就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經常性。法律的規定是一種外在推動力,對監護人的行為具有規范和指導作用,使監護人更有效地參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監護人參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應當履行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責任:
1.思想教育。包括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預防犯罪的教育。思想教育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基礎作用。
2.權益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人身權益(如履行撫養義務,不得遺棄、虐待),受教育權益(如接受義務教育)等方面權益的保護。權益保護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組成部分。
3.行為預防。包括對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預防。行為預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體任務。
4.行為矯正。包括對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正,社會幫教。行為矯正也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體任務。
相關法律知識:
價值觀是影響甚至支配人們行為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自我價值出現了變化。在不否認主流是好的條件下,我們要指出有為數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現了消極、頹廢的傾向。主要表現在:
a.對自身及社會認識的變化:看到社會中大學生比例的上增,大學生失業現象的頻繁,現代大學生已經不再有過去大學生擁有的那種認為自己是出類拔萃的優秀者的想法,他們的自我預期下降。這使他們極易產生消極頹廢心理。
市場經濟影響下,物質利益成為現實生活的重頭戲,許多大學生錯誤地以物質利益為尺度去評價個人得失,這誘發了眾多大學生進行搶劫、盜竊、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經濟利益,連最基本的道德也放棄了,例如:目前社會比較敏感而又眾多的女大學生賣淫、大學生扮大款現象。
b.個人化個性化傾向:面對改革浪潮,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就出現了個人化、個性化傾向。這種傾向是對不承認合理的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反對”,具有一定的積極性,但如果不能把握合適的“度”,就很容易陷入個人主義的泥潭,從而容易產生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2021-01-15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國家土地轉讓
2021-01-19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