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父母外哪些人有監護資格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法定監護人的規模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
首先應當由其爸爸媽媽擔任,如爸爸媽媽死亡或許無監護才能的,按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爸爸媽媽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居處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許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依照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愛人;②爸爸媽媽;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許居處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情愿擔任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贊同的,出能夠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許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規模的近親屬或近親屬損失監護才能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能夠從情愿承當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作爭議時,有關單位、安排能夠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心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責任部分或悉數托付別人承當。受托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托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危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當,但托付監護人對此確有差錯的,應承當連帶責任。
綜合以上介紹,我國法律對監護人有嚴格的規定,監護有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哪些人有監護資格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