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變更需具備哪些情形
監護權的變更在目前的實際生活中主要表現為這樣幾種情形:
1、因委托監護而發生。
委托監護是指監護人委托他人代行監護的職責。委托監護是一種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是被監護人的監護人與受托人之間關于受托人為委托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的協議,須有監護人委托與受委托人接受委托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受托人得履行的監護職責決定于委托監護協議的內容。
2、因約定監護而發生。約定監護是法定監護人之間確定監護人的協議。約定監護不同于委托監護,因為委托監護是監護人與非監護人之間確定非監護人代行監護職責的協議,而在約定監護中,依當事人之間的協議所確定的監護人對被監護人負監護人責任,其就是被監護人的監護人。在委托監護中,盡管委托人可以將監護職責全部委托給受托人,但即使在此情況下,受托人也不是監護人。也就是說,監護人不能依照委托監護的協議將監護人的資格轉讓給他人,他人也不能通過委托監護的協議來取得監護資格。因此,在委托監護中即使監護職責全部由受托人行使,監護人的監護資格也不喪失。
委托監護和約定監護的發生所產生的法律上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對監護責任的擔負。所以研究其中的關系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也具有實踐意義。
監護資格能否拋棄或轉讓
監護作為一種資格,可否拋棄?從德國的民法規定看,拒絕擔任監護人可以分為有理由的拒絕擔任和無理由的拒絕擔任。前者不承擔民事責任,后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從理論上闡述,作為一項權利沒有理由不準權利人拋棄或轉讓,但是作為一項職責,則不能不受約束的拋棄或轉讓。我國法律只規定了一般的監護人設立和喪失制度,沒有明確監護權的拋棄或轉讓的規定,要完善我國的監護制度,使之盡量少發生糾紛,應當明確這樣的拋棄或轉讓的限制。在資格問題上,由于法定監護突出的身份和法定因素,監護權利和義務的聯系上也更為緊密。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因法定監護而形成的監護權利的拋棄要比其他更為嚴格。指定監護和委托監護,由于不是直接以身份關系為基礎,因此權利拋棄和轉讓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保險公司理賠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25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