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證明哪里出具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國內監護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監護中常涉及相關事項有:監護人、監護權、監護人順序、監護人的職責、監護人委托書、監護人委托書等。
監護人證明材料可由戶籍所在村委會出具,但一定要加蓋當地派出所的章。或者也可以直接讓當地派出所出具證明、加蓋章。也就是說,在判斷和證明未成年人監護人的身份時,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才有法律效力,村委會并不具備核查未成年人監護人身份的條件。因此監護證明需要由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蓋章才生效。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二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監護人證明的法律知識,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護人證明應該由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而在法律規定下開具時需要準備相關的材料。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違約嗎
2021-02-24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