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監護權被掠奪或被限制,法律有何規定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所享有的監督、保護的身份權。是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實施管理和保護的法律資格。對于處于父母保護之下的未成年人來講,法律已詳細規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這些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人就是他的父母。無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親權以及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或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財產受到他人保護的權利也是監護權。
子女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該怎么辦,如何處理?雖然我國法律對子女監護權做了規定,但是在《婚姻法》層面并沒有明確完善的規定,這是法律的一大缺失。
從以上面的法律規定來看,子女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只能由法院來仲裁或判決,這說明,如果想挽救自己對子女犯下的錯,重獲子女的愛,也只有通過改觀自己,不要做傷害子女的事情。
同時,也可以通過與子女的直接撫養人或監護人協商,看看能否獲得諒解,如果不能,還可以通過法院起訴,通過判決來重獲對子女的監護權,當然,前提是想要獲得子女監護權的一方必須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總的說來,監護權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沒有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對未成年子女都擁有法定監護權。
喪失撫養權的一方未必也喪失對子女的法定監護權。
另外,監護人并不都是應對被監護人盡撫養義務的人。例如,父母作為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負有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但有的情況下,監護人并不是撫養人。實際上,只有當監護人同時又是撫養人時,他對被監護人才既要盡撫養義務,也要承擔監護責任。因而,不能把監護責任與撫養義務混為一談。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三十六條
【撤銷監護人資格】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護權被掠奪者對于法律來說還是不太健全的,監護權是法定的權利,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這種情況,并且重新取得監護權。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登高作業違法規定如何處罰
2021-01-28臨時工在上班途中受傷也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嗎
2020-11-21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法定贍養人
2021-02-19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