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在一起離婚案件中,原告李某起訴時同時要求被告張某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理由是被告張某犯重婚罪,依法被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本案在處理過程中意見分歧較大,一種意見認為,張某已被追究刑事責任,實際上就包含了對李某的精神撫慰,依據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17號),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批復實際否認了我國刑事案件受害人享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故應裁定駁回李某的起訴。另一種意見認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因此,即使被告張某被判處重婚罪,原告李某也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評析】
該案主要涉及法律適用問題,即適用婚姻法及其解釋還是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筆者認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是法律特別賦予婚姻無過錯方的一項實體權利,其具有物質賠償和精神賠償雙重性質,只要婚姻一方當事人犯重婚罪的,另一方就有權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理由基于兩點:一方面,現行婚姻法是2001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正通過的法律,而法釋〔2002〕17號文件屬于司法解釋,法律的位階當然高于司法解釋。另一方面,從法律保留理論來看,對公民權利進行限制只能是法律,不能用其他規范性文件包括司法解釋來限制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法釋〔2002〕17號文件否認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最起碼是對重婚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即離婚案件無過錯方)權利的一種限制,故本案在處理時應當優先適用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需注意的是,重婚案件受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只能在提起離婚訴訟時一并主張,如果在提起刑事自訴或單獨主張時,法院應不予受理。(江蘇省東臺市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