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贈贍養協議法律效力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條規定:“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因此,我們可以得知,當遺囑和遺贈扶養協議出現沖突的時候,以遺贈扶養協議的內容執行遺產分配。
二、遺贈生效的條件
遺贈作為民事法律行為,不僅要符合法律行為一般要件,還要符合繼承法的特別規定。一個有效的遺囑須具備以下條件:
1、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須有完全行為能力。
2、遺囑須意思表示真實、自愿、合法,遺囑人須對財產享有處分權,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3、受遺贈人須在遺囑生效時存在、未亡。
欲使遺贈發生預期法律效果,須由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則視為放棄。
三、贍養人的義務有哪些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有全面規定,贍養人的具體義務包括:
(1)物質上的贍養。生活費用的提供是最基本的。當被贍養人患病時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擔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租賃關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贍養人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2)日常生活中的扶助。對于年老體弱、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給以照顧、扶助,對生病的父母應給予悉心照顧。
(3)精神上給予慰藉。父母進入老年后需要親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獨感。精神贍養是社會經濟發達以后更為重要的贍養義務。因為物質條件會隨社會經濟發展而提高,國家和社會對老年人能夠提供更多的物質保障,許多父母不依靠子女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所以物質贍養會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得到解決。唯有子女對父母的孝敬、關心、體貼、安慰是無法從其他途徑得到解決。贍養老人這一義務顯得更為重要。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指頭斷裂如何賠償
2021-01-22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