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審理了這樣一個案子。年近六旬的黃女士與楊先生(妻子在日本)同居了近10年。其間黃女士不僅照顧楊的母親長達5年時間,而且在其母去世后,還以兒媳的身份操辦葬禮,周圍鄰居也都稱其為楊*太。但是2001年兩人關系生變,楊要求黃女士搬離同居住處,并拒絕付給生活費,造成黃女士生活無著落。法院最后判決:男方應給予黃女士50萬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的贍養費。
對此,臺灣各界普遍表示了關注,并稱其為“顛覆性”的“前衛”判決,因為這是臺灣司法界第一次對沒有婚姻關系、實質上卻過著婚姻生活的兩人關系予以肯定。法院一方堅持認為,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精神,承認“有實無名”的同居夫妻為“事實上夫妻”,在終止同居關系后,對于生活困難的一方,應付給贍養費。
相關知識:
同居期財產分割
法院在處理因同居關系而產生涉及財產分割問題的案件時,一般會按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考慮財產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過錯程度,妥善分割。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即:能證明為個人財產的,按個人財產處理;不能證明為個人財產的按共同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辦字第112號《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規定的精神處理。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同居期間子女撫養問題
雙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由哪一方撫養,雙方協商;協商不成時,應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哺乳期內的子女,原則上應由母方撫養,如父方條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撫養。子女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見,一方將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撫養,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抵押貸款到期已還檔案是否可以銷毀
2021-01-05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