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九條第二、三款規定,“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于當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就意味著婚姻法對婚內損害賠償持否定態度,即提起損害賠償的前提是提起離婚訴訟,獲得賠償或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離婚事實的發生。那么,離婚損害賠償責任是否僅限于適用訴訟離婚的情形呢?盡管該法未作明確規定,但考慮到離婚損害賠償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補償、慰撫受損害的配偶一方所遭受的財產損失和精神痛苦,并對實施違法行為的有過錯配偶予以責罰,且協議離婚與訴訟離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在夫妻雙方協議離婚時,配偶雙方可約定損害賠償;對無約定的,無過錯配偶一方可在離婚后的一年內提出損害賠償訴訟。
3.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只有無過錯配偶才享有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才能成為請求權的主體,相應地承擔離婚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就只能是有過錯配偶一方。如何理解這里的“過錯”呢?從立法上看,過錯就是實施了法定的四種違法行為的過錯,只要配偶一方實施了這四種行為致離婚事實的發生就應承擔賠償責任。而“無過錯”也就應理解為請求離婚損害賠償之配偶一方未實施婚姻法規定的違法行為,就可成為請求權主體。由于我國在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中未建立過錯相抵制度,且對離婚損害過錯適用范圍的界定過于狹窄,導致一些諸如配偶一方賣淫經配偶他方勸阻不改,配偶他方在精神受到極大傷害時,為尋求感情寄托與他人同居以致離婚,以及配偶一方長期吸毒屢教不改,且不顧家庭,致使配偶他方與他人同居,以致離婚等情況出現時,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在賣淫配偶一方或吸毒配偶一方提起離婚訴訟時竟然可以請求配偶他方損害賠償,這樣很不公平,也很難使配偶他方信服。對此,筆者認為應借鑒臺灣地區民法典規定的過錯相抵原則,以完善我國婚姻法中的損害賠償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2020-12-21驅逐出境適用哪些范圍
2020-12-30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