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制度實施以來,對進一步保護公民特別是婦女的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仍在一些不足。
損害賠償所訴的主體不應限于夫妻
按照新《婚姻法)第46條規定,損害賠償的請求人顯然是針對夫妻雙方而言的,但第46條第(三)(四)兩項即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受害人(無過錯方)并不限于夫和妻,有時還涉及子女。在實踐中,有的父親既有外遇又施暴于妻子、兒女。在河北曾發生過15歲的男孩狀告生父和第三者的案例,這名男孩要求生父履行撫養教育義務,同時,要求生父和第三者賠償精神損害。在國外,也有類似案件發生。對這個問題在執法中如何把握,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損害賠償不能以離婚為條件
新《婚姻法》第46條適用的條件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如果夫或妻不要求離婚就不能提起損害賠償的請求,也就是說,無過錯方要想得到賠償必須以離婚為代價。在司法實踐中有些無過錯方不要求離婚而只要求損害賠償。例如某對夫妻感情尚好,在一次爭吵中,丈夫用開水燙傷了妻子的右腿,情節比較嚴重,醫院鑒定為輕傷,而這個丈夫卻離家出走,對妻子不加照顧,妻子非常氣憤,她可以提起刑事訴訟,追究丈夫的刑事責任,也可以要求離婚,但她考慮再三,只要求丈夫賠償損害。結果,法院判決丈夫負賠償責任。判決后,丈夫回家向妻子賠禮道歉,表示"今后不敢了"并精心照顧妻子,夫妻倆和好如初。這個案例表明,婚內也可以請求賠償。有的同志認為,這種賠償有什么意義?反正財產是共同的,但我認為,這一判例還是有意義的。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除了以外,還有個人的特有財產,如一方的婚前財產,因繼承、受贈所得的指明為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等。即使無個人財產,但法院的判決分清了是非,明確了責任,從而伸張了正義。對施暴的丈夫有教育震撼的作用,這正是法律的威力所在。如果一定要以離婚為代價,對被侵權人是不公平的。
損害賠償的范圍應擴大
新《婚姻法》第46條列舉了4種情形可以請求賠償。但現實生活中,情況是復雜的,重大過錯不僅是列舉的4種情形,如發生婚外性行為未達到同居而對配偶一方造成嚴重傷害的,應不應賠償?據報載,一對夫妻已經離婚,子女由男方撫養,但后來男方發現子女不是自己親生,而是女方與人通奸所生。這名男子感到蒙受了極大恥辱,憤而起訴,要求追索費和精神損害賠償費。一審判決撫養費25000元、精神賠償費25000元,但男方上訴;二審改判撫養費35000元、精神損害賠償費35000元,共7萬元。這實際上已超過了新《婚姻法》第46條所規定的賠償的范圍。可見,新《婚姻法》規定的范圍有進一步明確的必要。
損害賠償義務人應包括第三人
新《婚姻法》第46條,在責任承擔上存在著缺陷。從條文本意看,損害賠償義務人限制在夫妻雙方的范圍之內,這使得受害人在權利保護上受到影響。實際上,是免除了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新《婚姻法》實施以來,有的法院也受理了無過錯方狀告第三者的案件,有的已調解結案,第三者予以賠償;有的判決第三者不承擔責任。當然,追究第三者的責任應具備損害賠償的要件,即:主觀上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之發生性行為的,如果是受騙或受脅迫的,那么他(她)不是第三者,而是受害者,當然不應承擔法律責任。至于只是感情上依戀,并無越軌行為,這屬于道德調整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如何進行司法認定
2021-02-11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房屋被拆遷人的范圍應該怎么劃分
2021-03-02征地拆遷時,只能選擇拆遷安置房怎么辦
2021-01-02拆遷安置住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19成都市殘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在拆遷上享有的補助是怎樣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