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離婚精神賠償
離婚精神賠償是指夫妻一方實施了對另一方諸如通奸、姘居、重婚、遺棄、虐待或謀殺等侵害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并造成無過錯方精神痛苦和內心創傷,過錯方給予無過錯方的撫慰性質的賠償。我國婚姻法之所以規定離婚精神賠償,是因為過錯一方的過錯行為給無過錯方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損害,必須對此行為負責。因此,婚姻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也就是說只有上面四類情況下,才能離婚提出精神損害。其他情況下不能提起離婚精神賠償。
二、提起離婚精神賠償的條件是什么
并不是說只要滿足上面的情況就可以得到離婚精神賠償,滿足上面的條件是有離婚精神賠償的機會,但是機會是需要把握的,不把握就會喪失機會。具體的離婚精神賠償的條件有:
1、需要一方存在過錯,根據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此時的過錯有以下幾種: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四種行為。必須是以上四種行為才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對于那些一夜情、嫖娼、通奸、偶爾家暴、偶然虐待的行為,是不滿足申請離婚損害賠償的條件的。
2、一方因上述行為遭受損害。此時必須有證據證明遭受的損害是因上述四種行為,且達到一定的精神損害。沒有證據證明遭受精神損害,只有口述的,不滿足申請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條件。
3、必須雙方離婚,不離婚的不能申請離婚損害賠償。
4、最重要的是提起離婚精神賠償的時間要求。過錯方提出離婚的,必須在離婚時提出精神賠償。過錯方提出離婚,無過錯方不離婚,也未提起離婚精神賠償的,則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提起精神賠償的訴訟。
以上是離婚精神賠償應滿足的條件,滿足了以上條件就可以申請離婚精神賠償。下面就離婚精神賠償的標準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三、離婚精神賠償的最高標準是什么
由于離婚精神賠償是對因法定的四種原因遭受精神損害的受害方給予的一種救濟,因此離婚精神損害賠償一般參考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規定的標準。實際生活中,確定賠償金的數額,人民法院會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因此,確定離婚精神賠償的最高標準參考的條件有:
1、精神受到損害的程度。可以考慮受害人所遭受精神傷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由于其損害結果涉及人的身體和精神方面,必要時可委托醫療單位作出相應判斷。
2、加害人過錯程度。可以作為對加害人制裁輕重的指標。過錯嚴重的,給受害人造成情緒傷害,造成受害方嚴重精神利益損害的,應酌情增加撫慰金的數額;如果加害人只有輕微過失,撫慰金數額也可相應減輕。
3、具體的侵權情節。如重婚與通奸相比,重婚過錯行為更為嚴重,危害性更大,屬情節惡劣。而通奸行為相對來說,其情節較輕。
4、其他相關因素。如雙方結婚年限,雙方結婚時間長短,雙方婚后的感情,無過錯方對婚姻生活的付出等等都是考慮的因素。
以上就是哪些情況離婚能要精神賠償的詳細解釋及離婚精神賠償的最高標準可以參考的因素。在實際索要離婚精神賠償時,最重要的就是證據的收集。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沒有證據證明過錯方存在以上的過錯,是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的。而個人在收集此類證據時往往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重婚的等等,此類證據在收集時特別容易侵犯他人隱私而不被法院認可。因此,在收集此類證據時可以試著聘請專業的律師幫忙解決收集證據的難題,省的自己在那抓瞎,毫無用處。如果離婚時沒有證據支持,以后就沒有機會在請求離婚精神賠償了,用您自己的話就是:豈不是太便宜了他們?
離婚以后是可以要精神賠償的,但是要有理有據,不能無理取鬧,沒有傷害也要強行要求賠償,畢竟也算夫妻一場。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