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離婚問題
對于精神病患者的離婚標準,還是按照正常婚姻的離婚標準來看待,即必須達到“夫妻感情破裂”的標準去分析判斷,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如果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經治不愈,應做好工作,準予離婚;
2、如果是婚后患精神病,夫妻感情一向比較好,結婚多年,生育子女的,應指出夫妻間有互相扶助的義務,做好思想工作,以不離為宜。
3、如確系久治不愈,事實證明夫妻關系已無法再維持下去的,經對方、親屬以及有關單位安排好病患者的生活、醫療、監護等問題后,可準予離婚。
無論精神病患于何時,也不論當事人一方在婚前是否知曉對方患精神病,只要可以確定患者之精神病經治不愈(須在患者婚前隱瞞了精神病的案情下適用)或久治不愈(須在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在夫妻共同生活在一方患精神病的案情中適用),人民法院即可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判決準許離婚,經治不愈或久治不愈都必須有治療的記錄,而久治按照一般社會觀念應有相當長的治療期限。離婚是以婚姻有效為前提,但婚前患有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是屬于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屬無效婚姻,不能適用調解,法院憑醫學鑒定結論,根據《婚姻法》第十條第(三)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之規定,直接判決宣告婚姻無效。
精神病人在離婚訴訟中的抗辯只能由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在具體離婚訴訟中,法院固然應當考慮精神病人訴訟代理人對離婚請求的抗辯,但并不能作為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唯一依據,因為有關身份行為其代理人并不能獨立代為和代理,有關婚姻感情是否破裂的事實,由于可能涉及社會公共利益,法院可以不待當事人申請直接予以查明,根據查明的事實判決是否離婚,而對于精神病人代理人在離婚中財產權益的抗辯,法院應當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精神病人屬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民事活動受限,自我生存能力較弱,往往還欠有巨額醫療費用,故在夫妻財產的分割時應當考慮精神病人的實際狀況,可以適當予以多分,夫妻雙方有相互扶養的義務,應精神病人在婚姻存續期間所欠的治療費用,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用共同財產予以償還,如共同財產不足以償還的,應判決其配偶償還。因精神病人自己的活動尚需監護,自身生存能力受限,故通常不判決其撫養未成年子女。精神病人請求的經濟幫助是一項物質權利,其具體數額要根據生活自理情況和其配偶的經濟狀況,充分考慮精神病人病情、當地基本生活水平、離婚后雙方的居住情況等因素,盡可能判決其配偶一次性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主犯跑了案件怎么判
2020-11-10用假名字簽合同的后果
2020-11-18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