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勞動者在工作范圍或工作時間內因為他人的行為造成的一定的人身損害,甚至導致殘疾、死亡的,此時既屬于民事侵權糾紛,同時也可以認定為是工傷事故。那么該勞動者是否能夠同時獲得工傷賠償與民事損害賠償呢?律霸為您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從工傷保險立法的歷史沿革來看,工傷保險最早起源于民事侵權賠償制度,工傷保險責任是為了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機器工業而產生的,是一種從雇主責任中分離出來的損害賠償責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步演變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主要構成部分。從立法屬性上看,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但是,由于工傷保險賠付是基于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的發生,其實質都是基于某一侵權行為的發生。從法理上說,一方面,工傷職工可以根據工傷保險法規請求工傷保險賠付,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據侵權行為法向加害人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對于工傷賠償與民事賠償的關系,從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及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來看,工傷職工可以同時享有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民事賠償請求權《工傷保險條例》也取消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二十八條有關工傷保險待遇與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不能兼得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從上述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來看,有的是正面規定工傷職工同時享有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民事賠償請求權,有的未作規定,但均未從實體上否定工傷職工的民事賠償請求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解釋為是一種程序性的規定,即當出現工傷事故時,受害職工應當先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按《工傷保險條例》無法獲得賠償時,才能按民事侵權進行處理。
律霸小編結合了相關法律規定后為大家帶來了工傷事故是否能夠請求民事損害賠償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是工傷勞動者是同時享有兩方面的損害賠償的,但是,根據最高法的最新規定來看,通常是在先按照工傷進行賠償,要是無法獲得賠償的情況下,才進行民事損害賠償。律霸為您整理本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工傷一次性賠償協議
2017非工傷死亡賠償是怎樣的
工傷精神賠償能主張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中介收費標準,房屋中介費用如何收取
2020-11-20債務期限未約定 擔保期限如何算
2021-02-17使用假離婚證會坐牢嗎
2021-01-18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