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職工如果在工作時間內出現了事故,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受傷職工可以享有工傷保險待遇。但是如果公司以各種理由拒絕承擔責任,受傷職工可以進行上訴,維護自己合法權益。那么,工傷保險待遇多久出判決?具體步驟是什么?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確認勞動關系的程序。
大部分工傷案件都存在勞動關系不明確的問題,由于勞動關系是進行工傷認定的必備要件,在勞動關系不能得到證明的情況下,工傷案件的其他程序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勞動關系不明確的情況下,進行勞動關系的確認也就成為第一步要走的程序。通常情況下,是通過勞動仲裁委員會或是人民法院來確認。這里如果只走仲裁,那么60天,然后如果單位不服上訴一二審,那么半年。
二、工傷認定程序。
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不在30天內提起工傷認定,那勞動者只能是在工傷事故發生后的一年內,向有管轄權的工傷認定委員會提起工傷認定了。勞動者提出工傷認定后,工傷認定部門有權根據勞動者提供的材料而決定是否予以受理。在工傷認定部門受理后,其應當在60日(自然日)內做出工傷認定。假如做出了予以認定為工傷的決定,那我恭喜你,因為你已通過工傷賠償案件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沒有予以認定,也不要灰心,你還有機會。要記住,從送達給你第二天算起,你可以向工傷認定委員會所在人民政府或是其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這里是1/6年
三、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是指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接受治療并享受相應工傷保險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含不穩定期和恢復期。就嚴格意義而言,停工留薪期并不算是一個法律上所稱的程序。但由于其在某些情況下會耗時很長,并且在停工留薪期內不能進行下一步的程序,所以在此也就以一個程序來寫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月,但可以對停工留薪期的長短進行鑒定。由于不同的事故傷害其停工留薪不一樣,所以應根據個案來確定其期限的長短。停工留薪期一般最長為12個月,但是申請延長并且經過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后,可以再次延長最長為12個月,也就是兩年。
四、勞動能力鑒定。
當勞動者的停工留薪期一過(也有在工傷認定的過程中,勞動者的停工留薪期就有已過去的可能),就可以稍微高興的拿著工傷認定書,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了,記住要準備好進行鑒定申請的材料哦。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情況復雜的,最多可延長30日。在鑒定結論做出之后,單位或者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該再次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這個簡單,60 30 15=105天=1/3年
五、行政復議程序。
勞動者不知費了多少的心血,才把工傷認定決定書拿到手,但用人單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才不會束手待斃,于是用人單位又開啟了行政復議這個程序。在工傷認定決定書做出之后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60日內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工傷認定復議機關在收到申請書后,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假如案件已經走到了勞動仲裁的程序,而用人單位又提起了行政復議,那么在司法實踐中,勞動仲裁委員會中止案件的審理,而待行政復議或之后可能發生的行政訴訟案件結束,然后依案件結果決定案件是否繼續審理。
六、 工傷行政訴訟程序。
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撤銷復議結論或者工傷認定結論,或者判決勞動行政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一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按照法律規定法院不能直接判決構成工傷或者不構成工傷,而只能維持復議決定及工傷認定結論,或者撤銷復議決定及工傷認定結論,并責令勞動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并且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
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有三種情況:
1、維持屬于工傷的認定結論;
2、維持不屬于工傷的認定結論;
3、撤銷屬于工傷或者不屬于工傷的認定結論,并責令勞動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上述第一種情形,下一步進入或繼續工傷賠償的勞動爭議程序;上述第二種情形,職工的工傷維權程序結束;第三種情形,案子將再次進入由勞動行政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的程序,則可能會出現程序的又一個循環,因為對重新做出的工傷認定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但有一點可以確信,若復議機關維持了工傷認定的結論,用人單位想在行主政訴訟中推翻該結論,難度很大。因此,當走到行政復議這一步的時候,做為要提請當事人注意,并且認真對待,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之前的工作很可能會成為無用功。
七、勞動仲裁程序。
終于認定為工傷了,而且也拿到了勞動能力鑒定書。這個時候,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會這樣想,即使用人單位不主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而進入勞動仲裁程序,那也穩操勝券了,單位只有賠錢的份了。這樣想沒什么錯,只是工傷職工必須注意了,必須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勞動仲裁其實就是一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討價還價的過程。但想走到這個程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之前還應該有許多路要走(以下再討論)。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若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于是案件又進入到工傷賠償的訴訟程序。
八、工傷賠償的民事訴訟。
假使一切順利,并由勞動部門做出了,由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勞動仲裁。若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而又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于是案件又進入到了工傷賠償的訴訟程序。一審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在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又在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二審的結果可能維持一審的判決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而對重審后的判決不服,還可以再次提起上訴。二審判決的結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也可能是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如果二審法院的判決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那么職工的工傷賠償程序結束。
九、執行程序。
在勞動部門和經辦人溝通過程中,經辦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大致意思是“工傷案件很麻煩,也很復雜,即使我給你們做出了工傷認定的結論,并且你們順利走完了所有程序,難道就能拿到錢嗎”,當然經辦人員說的不僅是指執行問題,但也至少說明了,我們時常聽說的執行難。根據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申請執行的期間為2年,并且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6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通過上述文字的閱讀,相信您對“工傷保險待遇多久出判決?具體步驟是什么?”這一問題有了全面的了解。對于判決的具體時間依據實際情況而定,長短不一。判決的具體時間長短主要由各個步驟所耗時間來決定。希望上述答案解決了您關于這一問題的疑問。
2020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
工傷認定、鑒定、待遇、手續、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18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