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賠償責任劃分是怎樣的
工傷賠償責任劃分有工傷保險的情況下,由工傷保險和用人單位按規定承擔,沒有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全部賠償責任由用人單位承擔。職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根據國家規定,執行日常工作及企業行政方面臨時指定或同意的工作,從事緊急情況下雖未經企業行政指定但與企業有利的工作,以及從事發明或技術改進工作而負傷者,均為工傷。
二、工傷的產生背景
工傷是工作傷害的簡稱,亦稱職業傷害(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機體組織的突發性意外損傷,如因職業性事故導致的傷亡及其急性化學物中毒。
1921年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公約中對“工傷”的定義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事故為工傷。
1964年第48屆國際勞工大會也規定了工傷補償應將職業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內。因此,當前國際上比較規范的“工傷”定義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傷害。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認定范圍
我國原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對工傷的范圍作了明確規定。職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其范圍為: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到本單位重大利益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于本單位有關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4.在生產工作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有用人單位定或者規定的工作期間造成的傷害,我們稱之為工傷。工傷一般會對勞動者造成經濟損失或者是精神損失。然而國家為了保障勞動人命的基本權利,一般關于工傷只要通過合法的鑒定,用人單位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補償金額。
2020年最新工傷傷殘賠償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員工工傷期間工資如何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被拆遷人對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有意見咋辦
2020-11-12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2020年沒有修房子的怎么補貼拆遷款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