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待遇以勞動關系為前提嗎?
首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認定申請的提出,應提交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包括事實勞動關系)。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行政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規定:工傷認定須以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可見,勞動關系的存在是工傷認定的邏輯起點和前提條件。
二、確定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在受到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時獲得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和相對統一的待遇水平。所謂相對公平,就是要考慮制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總體經濟狀況和職工總體工資收入,使工位職工的待遇水平適度,即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所謂相對統一,就是要考慮全國各地的工傷職工分布情況和地區差異,在制定政策時,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享受待遇的條件方面不能各行其是。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在待遇項目方面,國家統一進行了規定,而具體待遇標準則采取了中央和地方統籌兼顧的原則。
一是要考慮相同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支付比例要相同;
二是要考慮工傷職工待遇與本地區職工生活水平相適應。
所以,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既有統一的規定,又與各地的實際工資水平相銜接,給地方一定的空間。
因此,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條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于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出現了工傷等意外情況時也是可以通過工傷保險來索要相應的賠償,在索要賠償時也會根據受害人的受傷情況來進行確定,在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也是需要支付工傷期間的工資待遇,工傷期間的工傷待遇也是要與受傷前的待遇相同,不得出現少支付的情況。
最新工傷待遇標準
突發疾病視同工傷待遇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提出工傷待遇申請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