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符合逮捕條件或具有下列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或者可以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三)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刑罰的;
(四)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五)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作沒有逮捕必要不捕直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批準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逮捕的適用機關
我國《憲法》三十七條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此,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批準權或者決定權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要求審查批準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有批準權。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及審查起訴中,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規定的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依法有權自行決定逮捕。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中,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決定權。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審判階段發現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權決定逮捕。公安機關無權自行決定逮捕。逮捕的執行權屬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都必須交付公安機關執行。
逮捕審查的原則
在逮捕中對證據進行審查時,應當把握以下原則:第一、應當針對不同證據的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審
查。例如,物證是以其外部特征證明案情的,書證是以其記載的內容證明案件情況的,因此對物證應當著重審查其外形、屬性等,對書證則應重點審查其記載的內容。第二、應當注意將某個證據與案內其他證據聯系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對于任何一個證據,如果只就其自身來審查,往往難以辨別其真偽和確認其對案件事實的證明作用。如果將其與其他證據加以對照、印證,進行綜合分析,從相互間的聯系上進行審查,就可以發現問題,辨別真偽。這種綜合分析,包括不同種類證據的比較分析,如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與勘驗、檢查筆錄的綜合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與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比較分析等。也包括同一類證據前后間的區別分析。如對犯罪嫌疑人在幾次訊問中的不同供述,被害人在不同情況下的陳述的區別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是如何認定的
2020-12-13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