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造謠生事在達到了一定標準之后就會構成犯罪,當然多數情況下還是會按照一般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那在構成造謠罪怎么處罰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造謠承擔的不僅僅有刑事責任,還有行政、民事責任。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網絡造謠罪怎么處罰判刑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條規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制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p>
二、網絡謠言的行政處罰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p>
三、網絡謠言的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四、發帖造謠被轉發超多少次可判刑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司法解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 “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一是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二是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與此同時,司法解釋還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行為的入罪標準,即“情節嚴重”的認定問題。昨日公布的司法解釋明確,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一是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是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上文中,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了造謠罪怎么處罰,按照法律中的規定此時一般情況下是對罪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要是造成嚴重的后果,那此時就會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進行處罰。
沒證據證明別人造謠誹謗怎么辦
被別人誹謗造謠可以起訴嗎
受到造謠誹謗可以報警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