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工作場所受傷的,一般屬于工傷,為了拿到確切的報告,職工要做一個工傷認定,這也是拿到賠償的法定程序。有時候,一些單位為了逃避責任,不配合職工做工傷認定,這會耽誤職工享受工傷賠償的時間。那么,單位不配合做工傷認定怎么辦?我們跟隨小編做個了解。
一、單位不配合做工傷認定怎么辦?
如果勞動者屬于在工作時間,因為工作原因受傷的,勞動者應當向當地的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應當等病情穩定以后,攜帶工傷認定書、病例資料以及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資料到當地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鑒定,只有鑒定為傷殘等級的,才可以按照傷殘等級,要求用人單位和社保部門在各自所承擔的比例范圍之內進行應當賠償。
發生工傷,由單位按工傷保險標準賠償工傷職工。如果單位不予辦理,職工可憑相關證據直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序,可以看作是一種準司法程序。若經仲裁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二、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注意什么?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綜上所述,職工受傷后,單位應當履行義務,為其申報工傷并提供便利條件。如果單位不配合做工傷認定,職工可以自己申請。在申請的時候攜帶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合同及診斷證明等材料。經過認定屬于工傷的,單位不配合賠償的話,職工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哪些情況下應中止工傷認定2020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查封車輛可以買保險嗎,買保險的技巧
2021-01-02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