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2年4月10日,萬某與喬某經協商達成離婚協議:萬某與喬某自愿離婚,婚姻存續期間購買的115平米房屋歸萬某所有,萬某給付喬某45萬元,協議簽訂時付28萬元,余款17萬元于2012年9月底付清;夫妻共同財產中的一切家電及其它生活物品歸喬某所有。次年11月14日,萬某持離婚協議書向法院提起訴訟,喬某答辯的內容與協議書基本一致,但卻以萬某未支付17萬元為由反悔不同意離婚。
法院審理查明,喬某不能生育未如實告知萬某,是導致雙方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故萬某要求與喬某離婚的主張,應予支持。法院判決雙方離婚的同時,按照雙方所簽協議的內容對財產進行了分割。
分歧
在處理本案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2款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離婚協議屬于“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故協議內容無效,法院不應按協議的內容作出判決。
第二種意見認為,離婚協議中涉及夫妻人身關系條款是無效的,但其中涉及財產關系的條款則是附生效條件的協議,在判決離婚的條件下是有效的,應當按照協議書的內容進行財產分割。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8條第1款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效力。”雖然這里是指協議離婚中的“離婚協議”,且離婚的事實已經得到婚姻登記機關的確認,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才在當事人之間發生法律效力。但我們仍可從中看到該司法解釋對離婚協議中涉及財產關系條款的效力的有條件的確認,即離婚協議中涉及財產分割的條款具有了民事合同的性質。
法院判決雙方離婚,不是因為雙方簽訂了離婚協議書,而是因為喬某不能生育,且未及早如實告知萬某,從而導致雙方感情破裂。對于原、被告雙方達成的關于財產分割的協議,由于與喬某向法院提交的答辯狀也與離婚協議內容基本相同,兩者相互印證,可以認為是雙方意思的真實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定,故合法有效,法院應當予以確認。喬某關于協議無效的主張,因沒有向法院提交協議簽訂時存在脅迫或者欺詐等可變更或可撤銷的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故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房屋拆遷過程存在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