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周某、姚某原系夫妻。2006年,被告姚某為家庭生活需要,分兩次向原告王某借款人民幣40000元。借款到期后,經王某多次催要,被告姚某均未還款。2007年12月兩被告在達成離婚協議時明確約定被告姚某在外所欠的債務全部歸被告姚某承擔,被告周某一概不承擔債務責任。后因被告姚某未按約定歸還借款,王某于2008年7月10日一紙訴狀將周某、姚某告上法庭,要求兩被告共同歸還借款及利息。
[裁判]
法院審理認為,兩被告在婚姻存續期間向原告借款用于家庭生活,屬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兩被告共同償還。兩被告在離婚協議中雖約定債務由被告姚某承擔,但原告并不知情,故該約定不能對抗原告,而只能在兩被告之間產生效力。被告周某若履行了本案中的給付義務,可依協議向被告姚某另行追償。由此判決周某與其前夫對原告的借款及利息負連帶償還責任。
[評析]
協議離婚的優點是程序簡便、成本低,能有效減少離婚后可能發生的糾紛。本案中,被告周某和姚某選擇協議離婚,并就債務負擔做出約定。那么,該約定效力如何?能否對王某形成約束?試析如下:
1、協議對周某與姚某的效力。協議離婚的基本前提在于,婚姻雙方能夠就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共同債務負擔、子女撫養等問題達成合意。周某與姚某均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該協議的訂立系循于雙方真實意思,其間并無欺詐、脅迫、重大誤解等情節,且其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故該協議合法有效,周某與姚某應當遵守。
2、該協議不能約束王某。姚某為家庭生活需要向王某借款40000元,該款在性質上為夫妻共同債務,周某和姚某對此均負連帶清償責任。且王某對協議一事并不知情,債務由姚某負擔的內容更未征得王某同意。因此,離婚協議約定的債務負擔對王某沒有法律拘束力,被告周某不能據此對抗原告王某的債權請求權。
綜上,法院判決周某與姚某對王某的借款及利息負連帶償還責任,同時指出“被告周某若履行了本案中的給付義務,可依協議向被告姚某另行追償”,不僅考慮了協議相對方周某的權益,更考慮了協議外第三人王某的正當訴求,恰當地平衡了兩種利益的沖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壞他人名譽罪怎么判
2020-12-23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