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工傷是指勞動者在為公司工作時所受的傷害視為工傷,要鑒定是否為工傷,必須進行工傷認定,才可以得到相應的賠償,但是有些不懂得工傷認定的人會因為認識不足而影響傷者的工傷賠償,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關于工傷認定是公司付錢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認定辦法
要解決工傷認定問題,首先就是要認定受傷者與用工單位的勞動關系。法律要求用工單位必須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但對部分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卻具備事實勞動關系的也可向勞動部門申請進行工傷認定。
事實勞動關系須具備: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另外,事故發生后,工傷職工應及時注意證據的收集,比如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以及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需要提醒的是,建筑施工中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有些企業老板往往會在職工受傷初期信誓旦旦,答應給職工如何如何好的工傷保險待遇,造成許多工傷沒有及時申請工傷鑒定,等到一年申請時效過后,老板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置之不理。所以職工受傷后,該走的程序一定要按規定走。否則,等到申請時效一過,合法權益就沒法得到保障了。
二、如何認定
《工傷認定辦法》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規定》指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最高可獲16倍平均工資賠償金
明年起,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級傷殘的,可獲得16倍的單位所在地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賠償金,賠償金由非法用工單位支付。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指出,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在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辦法》明確,非法用工單位必須向傷殘職工或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傷亡職工或者童工所在單位支付。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范圍,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辦法》說,一次性賠償金按以下標準支付: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賠償基數的1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
工傷認定既不需要個人出錢,也不需要企業出錢,這是國家政府為保障百姓權益而出臺的公益性項目,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進行工傷認定,配合相關人員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并且可以為傷者爭取到最大的保障以及賠償。
誰能夠申請工傷認定
自己申請工傷認定應準備哪些材料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有幾種形式
2021-03-21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書范本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