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二審答辯狀什么時間提交?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67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后,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給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
二、行政答辯狀寫作的具體內容
行政答辯狀主要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
1、首部
包括標題、答辯人的基本情況、案由。無須寫被答辯人,答辯人基本情況的寫法與行政起訴狀相同。
2、正文
包括答辯理由和答辯意見。答辯狀是對起訴狀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予以答復。行政機關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時,一定要在掌握充足證據和正確適用法律的基礎上作出。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如果行政機關在規定的期限內不提供或不能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訴行政機關就要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因此,作為被告應當向法院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根據及法律、法規依據。
(1)事實根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總是要依據一定的案件事實。如果原告敘述的案情事實與客觀事實不符,答辯人應當予以指出,并予以糾正,以澄清事實。在寫法上,主要是列舉確實、充分的證據,闡明事實真相,用以推翻原告的不實之詞。
(2)法律法規依據。如果原告指出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違反法律、法規或超越職權、濫用職權,或是違反法定程序等,答辯人就應針對原告起訴的論點,運用法律、法規說明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正確的。寫答辯理由,主要采取反駁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對方敗訴,讓法院接受自己的意見和主張。因此,進行辯駁時必須尊重客觀事實,提出證據,根據法律做到有理有據合法。
(3)答辯意見。在正文的最后一段,應寫明答辯主張。一般包括以下四種:一是要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二是要求人民法院維持具體行政行為;三是要求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部分撤銷;四是向人民法院表示愿意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尾部。
包括文書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稱、答辯人簽名或蓋章、答辯日期。附項寫明答辯狀的副本份數、證據件數。
其實,如果專門的針對工傷認定都走到了行政訴訟二審的地步了,那說明主要還是對工傷認定機構的某些做法存在著重大的爭議。因此,行政訴訟當中申請工傷認定的公司或者是職工是屬于原告的,提交答辯狀的就是工傷認定機構,超過十天都不像二審人民法院遞交答辯狀的,也不會影響到行政訴訟的進程的。
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限限制嗎?
應該去哪兒申請工傷認定,如何認定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特殊侵權
2020-11-28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