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和李某于2009年9月通過協商達成了調解協議自愿離婚。協議約定,李某取得房屋等共同財產,并用現金對劉某進行補償,共需一次性支付3萬元。因當時未能拿出現金,李某打下了一張欠條并約定2010年元月30日前支付。到期后,劉某多次催要,李某均以各種理由拒不支付,劉某無奈告到了法院。在庭審過程中,李某辯稱,和劉某沒有實際的借款行為,離婚協議書內也沒有明確記載,不成立債務關系。
法院審理后認為,原、被告因感情破裂雙方協議離婚,被告同意支付原告現金3萬元作為補償是原、被告真實意思表示。被告李某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出具欠條的行為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原、被告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成立且合法有效,原告劉某要求被告李某償還欠條對應款項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