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離婚財產給子女是不是可以撤銷
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在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房屋,并對包括財產分割達成了協議的,除非能夠舉證證明雙方在訂立離婚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就該財產分割協議請求法院變更或撤銷,否則雙方離婚時所達成的財產分割協議合法有效,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共同共有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對全部共有財產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權。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夫妻雙方將共同房屋贈與子女,雙方對房屋是共同共有關系,贈與也是共同贈與,任何一方單方都無權撤銷贈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哪些情況可以不履行贈與
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時,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也就是說,在贈與合同訂立后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后,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
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下列法定條件:
1、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后,而不是成立之前。
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無履行基礎。
2、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
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協議離婚財產給子女是不是可以撤銷?離婚時可以將部分財產給孩子,但不適合將所有的財產都給孩子,不然將來反悔了后果巨大。協議離婚財產給子女之后又撤銷了不知道該怎么樣處理解決它,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拆遷房分配不均訴訟期是多久
2021-02-20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