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馬某與謝某是夫妻,馬某于2010年3月22日向熊某借款1萬元,并于當日出具借條。2010年8月23日,馬某與謝某在縣民政局協議離婚,對債務作了約定,謝某應償還的債務未包括馬某借熊某的1萬元。后因馬某下落不明,多次向謝某催要未果,熊某被逼無奈,一紙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馬某和謝某共同償還借款1萬元。[分歧]離婚協議書上債務約定能否對抗債權人?第一種觀點,馬某與謝某應共同償還借款1萬元。馬某所借款項1萬元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應認定是夫妻共同債務。雖然馬某與謝某協議離婚,對協議書上債務的分擔,未經債權人同意,不能對抗債權人。第二種觀點,應由馬某一人償還借款1萬元。馬某與謝某已經協議離婚,在協議書上已經明確了各自應承擔的債務。謝某應承擔的債務并不包括借熊某的1萬元。[管析]原文作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是:“馬某所借款項1萬元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但謝某毫不知情,借條上也只有馬某一人的簽名。馬某與謝某已簽訂離婚協議書,在協議書上已經明確了各自應承擔的債務,該份協議書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應予以保護。借熊某的1萬元并不屬于離婚協議書中約定應由謝某償還之債。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之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故此,謝某對該債務不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應由馬某個人承擔清償責任。”筆者認為,馬某的借款行為發生在馬某與謝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謝某雖稱不知馬某借款,但如若不能提交證據證明該借款不是用于共同生活的債務或系馬某個人債務,則該借款應當按照夫妻共同債務進行處理。馬某與謝某之間簽訂的離婚協議中雙方關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的內容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謝某應當對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可基于離婚協議向馬某進行追償。綜上所述,筆者同意分歧意見中的第一種觀點。作者:奉新縣人民法院**毅劉飛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農村危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0-11-22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31拆遷凍結的房屋能否購買
2021-03-12公益拆遷的法定流程是什么
2021-03-09家里養豬場沒證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06房屋拆遷補償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