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公死亡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職工因工死亡,應按照以下規定發給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六個月的標準發給。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發給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死者的親屬。其標準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四十發給,其他供養親屬每人每月按百分之三十發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加發百分之十。撫恤金總額不得超過死者本人工資。供養親屬的范圍和條件按照現行的有關規定執行,供養親屬失去供養條件時不再享受該項撫恤金。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四十八個月至六十個月的金額,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符合第二十二條規定享受傷殘撫恤金期間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全額標準的百分之五十發給。
工傷傷殘撫恤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的一定比例每年調整一次。
二、職工因公死亡如何認定
1、符合申請條件的,行政部門予以受理。對工傷認定申請材料不齊全的,告知在十五日內補齊。
不能提供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初次診斷、工傷職工與單位存在證明和認定工傷必需的證明材料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2、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材料齊全、證據可靠的,應在30日內做出是否工傷的決定。
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做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親屬、經辦機構。
4、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認定通知有疑義或不服的,可自收到通知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機關申請復議,或者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者因公死亡的那么作為用人單位就必須要給予相應的賠償,而對于賠償的標準就要看勞動者生前的勞動收入還有工作的時間來進行計算,所以,在賠償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流程來進行,但要確保死者家屬最低的生活保障。
人民警察因公死亡和工傷待遇有哪些?
在單位工傷死亡賠償的項目有哪些?
最新非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費什么時候交
2020-12-04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