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認定工傷有些具體情形
1、故意犯罪的;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井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認定,應當以刑事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生效法律文書或者結論性意見為依據。過失犯罪不影響工傷認定,比如交通肇事罪、重大責任事故罪。
2、醉酒或者吸毒的;
對于醉酒標準,可以參照《車輛駕駛人員血砸、呼氣灑精含量i詞值與檢驗》國家標準(GB19522-2004)。這一標準規定:駕駛人員血被中的酒精含量大于 (等于) 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于飲酒駕車,含量大于(等于) 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于醉酒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醫療機構等有關單位依法出具的檢測結論、診斷證明等材料,可以作為認定醉酒的依據。
3、自殘或者自殺的。
“自殘”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傷害自己的身體,井造成傷害結果的行為。“自殺”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自殘或者自殺與工作沒有必然聯系,因此,不能認定工傷。但是,在實務中比較難做得到的是怎么證明自殘或者自殺。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區分工傷,應當掌握四個界限!
1、時間界限:一般情況下,只限于工作時間內。特殊情況下(見條例十四條、十五條規定),盡管發生時間在工作時間外,也屬工傷。
2、空間界限:一般情況下,只限于工作場所內。但十四條、十五條也規定了特殊情況。
3、職業或業務界限:只要傷害因執行職務或業務而發生,即使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外,也屬于工傷。相反,傷害雖然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但不是由于執行職務或業務而發生的,也不屬于工傷。
4、主觀過錯界限:除職工本人蓄意造成的事故傷害不屬于工傷外,即使職工有過失也屬于工傷。
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勞動者在工作或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對人身的侵害,為了鑒定該侵害的主體而對過程進行的定性的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一般由勞動行政部門來確認。
勞動關系終止后要求工傷待遇是否合理
非全日制職工發生工傷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出軌生子是否犯法
2021-02-02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